在福建省委提出的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戰略框架中,一個重要的思路就是要建立產業集群,集聚規模效益,并圍繞電子、石化、機械制造三大支柱產業重點,培育壯大一批產業集群。政府應當“以項目實施帶動,產業聚集互動,民營企業促動”來實現這一思路。作為福建省高科技民營產業集團,新大陸將抓住這個機遇,以技術創新加快自身的發展,成為支柱產業集群中的基本構建。
近年來,新大陸在電子信息技術產業上有了很大的發展,成為國內為數不多的能為行業信息化提供相關硬件產品、應用軟件和整體解決方案的綜合性IT服務商。當前,在創建海峽西岸經濟區的實踐中,新大陸的科技創新能力還將進一步發揮出良好的作用。
企業是經濟活動的主體,產業集群要靠企業來聚集;企業家是企業的帶頭人,是進行經濟活動的關鍵。我國加入WTO后,企業于社會之間的各種關系發生了許多變化,企業的外部環境更加錯綜復雜,政企分開、企業減負、勞資關系以及反傾銷、反補貼等都涉及企業權益問題。在國際市場,我們企業家面對的是實力強大的競爭對手;在國內,企業家處于各種矛盾的中心,往往導致在政治、經濟、甚至人身安全等方面受到傷害。所以,福建要促進產業集群的建立,靠的是質地良好的企業,所以一定要重視依法保護企業和企業經營管理者的合法權益,給誠信經營、努力發展的企業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
當年福建省的55位廠長、經理提出了“松綁”放權的呼吁,實際上就是企業家們維護自身權益、維護企業經營自主權的重大舉動,這一呼吁震開了全國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序幕;在今年一月召開的福建省十屆人大二次會議上,我作為新代表牽頭提出《關于福建省企業和企業經營管理者權益保護條例》的立法提案,并得到了105名代表的簽名支持,可以說是進一步體現了企業家們希望政府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正常的社會環境的迫切心情。企業家的神圣職責一是誠信經營、做大做強企業;二是回報社會、承擔社會責任。而真正優秀的企業家并非天生,是需要社會長時間的培養以及個人長時間的磨練才可能產生,這些都離不開良好的市場環境和法制環境,企業家需要一個公平、公正、有序、規范的社會環境,立法保護企業和企業經營者的合法權益,才能夠使企業更好地為創建海峽西岸經濟區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