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王晶時,這位閩籍全國人大代表還在為提交的兩份議案字斟句酌。王晶的率真個性是出了名的,去年,第一次當選全國人大代表,身為民營企業家的她大聲疾呼“憲法應加強私有財產保護”,一石起波瀾,應者云集。日前,在五洲大酒店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王晶充滿信心地表示,“今年兩會,保護私有財產等內容有望寫入憲法。”
王晶名片上的頭銜是“福建新大陸科技集團董事長”,但她卻反復聲明,“作為女性,我不愿意做企業的一把手,我沒有太多的權力欲,只要個人優勢最大化就足夠了”。
創業的“得”與“失”
每個曾經創業的人都難免經歷“得”與“失”,王晶也不例外。16年前,王晶協助胡鋼創建實達,“那時候我在實達做助理總裁,人、財、物都在我手上,位高權重。”在實達6年,王晶完成了一個女性職業經理人的嬗變。“但是,一些看似偶然的內部紛爭讓我們很傷心,胡鋼和我商量離開的事情,我含淚同意了。”1994年,兩人憤然出走,白手起家,以民營企業的機制創辦了福建新大陸集團。
王晶說在“逃離”實達的那一刻,她和胡鋼都猛然認清了一個道理:高新技術企業一定要有民營機制與之對應。新大陸創辦時,胡鋼個人持股比例達到54%。但當時18位創業者起誓相約,今后但凡新骨干加入,就稀釋股權,至今胡鋼的股比在30%左右。“目前公司95%的員工持有股份,占員工總人數1/3的骨干層控股。這種產權設計解決了員工、骨干的激勵機制,同時也保證了高效的決策。”王晶們很慶幸。“雖然是第二次創業,我們避免了產權問題,但是在有些問題上依然犯了錯誤。”胡鋼、王晶立志3年之內趕超實達,卻在不經意中犯了“急躁冒進”的錯誤,進入了一些毫不相關的產業,比如房地產,交了數百萬元的“學費”。
女性身份做企業更順當
王晶的名字是和胡鋼連在一起的,此前,胡鋼一直是新大陸集團的董事長,同時兼任電腦公司的董事長,新大陸電腦公司上市之后,胡鋼卸掉了集團董事長之職。董事會隨即任命王晶為集團董事長,但她要求公司內外保持不變的稱謂,并繼續以副董事長、副總裁身份對內對外行使工作。“實際上,這么多年來,公司所有的重大決策都是通過董事會來決定的,管理模式上沒有絲毫改變。”王晶始終認為胡鋼一直是新大陸管理團隊的核心。
在人們的慣常思維里,女性創業定然遭逢更多的羈絆與磨難,王晶卻認為自己是幸運而幸福的,“女性身份讓我做起企業來反而更順當。”新大陸初始階段,急需資金,福州當地兩大銀行,農行、商業銀行,放了2000萬元的貸款,而且沒有抵押。“這是銀行對我們誠信行為的認可、尊重。”王晶說。
新大陸現在是一個多元化的架構,業務涉及電子信息、生物制藥、環保三大產業。“多元化并不是盲目進行,而是有質量的多元化,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搞多元化,當多元化發展到一定的階段,又要打造各個領域的核心競爭力,走專業化的道路。這樣,從專業化到多元化,再從多元化到專業化,不僅能夠有效地避免經營失誤,而且,整個集團就變得很穩定和健康。”正是因為曾經在多元化的敏感問題上摔過跟頭、吃過苦頭,王晶保持著高度的警覺和自醒。“我們走的路是相關多元化,這對我這個女性管理者的挑戰尤其大,善于學習對我來說格外重要。”
到今年為止,新大陸剛好走過了整整10個年頭,集團總資產超過15億元。在歡慶10周年慶典前夕,王晶以及董事會成員關起門來開了一天的封閉會議,熱烈爭論新大陸的“紅旗”還能打多久?新大陸的差距與不足是什么?新大陸的希望在哪里?董事會后,王晶對1500位員工說:新大陸要2次創業。緊接著,新大陸開始較大規模的組織結構調整,裁員!“為什么裁員?不是說企業效益不好了,就是要強化所有員工的危機意識。”
一天,新大陸集團下屬子公司的總經理向王晶抱怨:“王總,我們的壓力太大了,晚上睡不著覺啊。”聞聽這話,王晶面露喜色,喃喃自語,“我可以睡個踏實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