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創新:新大陸跨國投資首顯身手
“敢于創新是閩商身上最難能可貴的財富。”對于這種精神,胡鋼感觸頗深,這一切始于1994年的那次從實達出走。當時的實達如日中天,但胡鋼卻認為這種體制存在不少問題。當時實達60%左右的股份是國家的,員工的股份只占38%。想有些變革,卻很難改變。
而他所創辦的新大陸是一家全民營性的企業,主要股份屬于員工。今年2月份,在新大陸成立十周年紀念會上,胡鋼這樣總結成功經驗:新大陸今天能取得這樣的成就,最重要的原因是依靠創新。新大陸能從創辦初期的150萬元資產發展到現在的十幾億元,所依靠的就是敢于創新。
新大陸敢于創新,不僅僅體現在產品和技術革新上,還體現在整個思路上。許多人還記得,2003年12月2日的那個下午,新大陸在嶄新的科技園區舉行新聞發布會,胡鋼正式向媒體發布了對德國JQG公司(姚石英股份有限公司)1000萬美元投資的消息。據悉,這是新大陸集團成立以來的首次跨國投資,也是我國政府批準在歐洲的第一個資本投資項目。通過該次投資,新大陸獲得了 JQG公司 12%的股權。這次海外投資是新大陸的“得意之作”。作為一家著名的民營高科技企業,新大陸經過兩年多的努力,終于完成了這個尚無先例的投資項目。當年,新大陸就收到了JQG公司匯入的第四季度投資收益18.7萬美元,折合人民幣154.7萬元。
管理薄弱:閩企做大的致命傷
敢于創新、吃苦耐勞、嗅覺靈敏,這三個品質是胡鋼所認為的閩商最大的優點。但除了這些,閩商和國內的許多企業家一樣,都有一些制約成長的通病,而其中管理水平、層次的低下,是最致命的傷口。他說,閩商的管理水平、層次都需要進一步提高。雖然我省企業經營者近來頻頻“充電”,到高等院校補充經營管理等方面的理論知識,這是一個好現象,但閩企提高管理水平,非一朝一夕所能改變的。
作為新大陸掌門人,胡鋼自己也撰文坦言,集團目前現有的管理模式和運營模式還不能完全適應企業做強做大。他認為,目前的新大陸,只能說是嗅覺靈敏,善于捕捉機遇,但在把業務做強做大方面還有局限性,還不能完全適應高度競爭的市場。市場競爭是永恒的,企業不可能只做別人沒有的,或競爭不充分的行業,只要有利潤遲早都會面臨競爭,如果不能學會在殘酷的競爭中發展壯大,企業是很難做強做大的。
他說管理是企業永恒的話題、也是目前比較擔憂的事情。很多的企業管理,包括一些企業的老總,理財的理念都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他們可以經營得很好,技術上做得不錯,但沒有理財的理念,企業就沒有利潤也就無法支撐下去。
他并不否認在這上面,新大陸也曾吃過虧。他說,在去年SARS期間,新大陸環保公司因為管理上的原因,多花了很多冤枉錢。幸好電腦公司從生產線上抽調了一批人到環保公司幫忙,幫助他們建立一整套管理制度。如果沒有這種輸出,這樣的機會就有可能喪失掉了,這個例子就說明,如果管理跟不上,再好的機會也無法抓住,在新大陸這樣的情況還有很多。
自強出路:掌門人要跟得上變化
對于閩企的成長的途徑,胡鋼認為,企業都希望自己做大做強,但能成為跨國企業的畢竟是少數。企業應該根據自身發展,在各自行業領域做好。這要求企業在經營環境、條件發生變化時,也要跟著變化,才能從競爭中脫穎而出,這與企業領導者的素質密切相關。因此,企業的掌門人能否跟得上變化是企業發展最為至關重要的因素。
他說,現在的市場已經不像早期工業革命那樣,靠單一的品種就能打天下,能夠支持企業十幾二十年發展。現在市場的變化,概括起來講就是:產品的多樣化、個性化,技術的全球化,服務的本地化,這就是“新四化”。還有一個深刻改變就是過去靠賣產品,現在不僅要賣產品而且要賣服務,服務本身也掙錢。現在新大陸電腦公司軟件加上服務的收入超過整個公司收入的三分之二,單純的賣設備的硬件才占三分之一。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沿用老的做法是必定要失敗的。
換句話說,環境、市場一直在變化之中,你的體制、技術、管理、文化等方面只有不斷創新才能適應這種變化。他舉例說,最早實達公司是國有特大股,員工持小股,非常適合那個時代。當時如果個人占大頭,在那個環境下是生存不下去的。到了新大陸時,最早是員工都持有股份,但這樣也并不適合企業發展。問題在哪里呢?就在于決策效率低,每個人都有股份。后來,改變為公司最重要的骨干層持有主要股份,公司大多數員工持有股份,這樣的產權結構既解決了效率,又解決了為誰干的問題。
因此,企業的自強必須不斷變革,變革的動力則來源于掌門人。
民營企業:進入成長期
關于新大陸,胡鋼說,這10年,新大陸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而這正是閩企成長的一個縮影。他說,剛創業的時候,新大陸在一個叫銀聯的賓館租了幾間房子,幾張桌子都給研發人員用于開發了,而管理者和其他人員常常是席地而坐、侃侃而談,規劃著公司的未來。現在,新大陸在馬尾的儒江段上新建了一個占地450多畝的現代化的科技園,還在北京的中關村購買了一層半的寫字樓,在福州力寶天馬廣場里,擁有兩層寫字樓的產權,同時在陽光酒店頂樓也擁有兩層的集團永久性辦公地點,在福州還有很多物業,這些財富都是在10年中打拼出來的。
他認為,現在他的集團已經進入“青少年時期”,充滿希望,充滿活力。2004年始,新大陸遇到難得的發展機遇。
目前電子信息、生物制藥、科技環保三大產業已經成為新大陸今后的重點;而新大陸的其他一些產業,也已經度過“嬰兒期”,如環保、消毒、生物等產業,新大陸集團步入了“一個難得的歷史發展的時期”。
他認為,這與目前的大環境是分不開的,閩企也正迎來青春期。國家扶持民營企業發展,我省也加大了對企業的扶持培養,一些政策措施紛紛出臺。如前不久省委省政府重獎突出貢獻企業家,每人獎一輛菱帥轎車。這是省委省政府第一次重獎企業家,充分顯示了省里對企業家的重視。而即將舉行的世界閩商大會,也充分顯示出省里不僅對福建的企業重視,更說明了關注企業成長的氛圍正日益濃厚。
他說,新大陸將跟著福建民營企業一起進入成長期,充滿希望,充滿活力,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