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福建新大陸科技集團的董事長,王晶一直是媒體關注的焦點。她看起來的確像一個典范,細膩而又大氣,昂揚向上地美麗著:國際創業女性、中國企業女性風云人物、中國杰出創業女性、福建省十大杰出女性、福建省人大代表……這么多的光環在她身上籠罩,她還是沒有灼傷人們的眼睛。
曾經在腦海里一遍一遍地勾畫王晶這位在福建乃至全國聞名遐爾的商界“大姐大”的形象——精明干練甚至帶一點尖銳的氣質一定寫在臉上。l月 17日,記者費盡周折,終于來到福建新大陸科技集團董事長辦公室,首先映人記者眼簾的是穿著深色職業套裝的王晶,才發現,她端莊溫秀的形象并未滲出絲毫逼人的氣勢。和大多數職業女性一樣,她的案邊擺放著的是一張自己的藝術照和獨生兒子的生活照。
雖然暗紋的職業套裝讓她顯得樸素,但頸上的珠鏈還是體現了她低調的華麗。這正是王晶一貫的風格,即便不事張揚,她堅執的夢想和努力都為她尋找事業新大陸的旅程打上了亮色的基調。
沖浪高科技
涉足商海15年的王晶至今仍在高科技的風口浪尖弄潮:生物制藥TSGF癌癥檢測試劑、環保UV紫外C消毒系統、電子信息的二維碼識讀設備,分別在新大陸集團旗下10余家公司所涉足的三大領域——生物制藥、科技環保、信息技術.占據了國內技術及市場的制高點,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她是一個成功的企業家。1988年,這位儒雅而又爽朗的女子,初屆而立之年便毅然辭去福建省光學研究所的工作,下海漂泊,開始了尋找事業新大陸的歷程。實達電腦是她登陸的第一站,她從商的潛能在那里得到了充分的發掘,準確地說,正是王晶充分施展的創業才能,為實達創下了人力資源的基業。3年后,實達成為國內最大的電子終端廠商。1993年。實達進人“全國電子百強企業”、后在上交所上市。作為創業元老,王晶隨之成為該公司的重要決策者和管理者。
這是一段繞不過去的歷史。后來的王晶總是懷抱感恩的心緒對它遙遙相望,她說,沒有實達那段歲月就沒有今天的王晶。實達之前的王晶:商海一頁白紙,干部家庭出身,從小接受正統教育,大學一畢業就到研究所里當知識分子。如果說實達塑造了王晶,那么新大陸則成就了王晶。
1994年,王晶離開實達,開始耕耘她事業的另一片新大陸:創建了福建新大陸科技集團。作為發起人和決策者之一,她歷任集團副總裁、副董事長,1999年,王晶出任集團董事長。
新大陸9年,是王晶及決策層在高科技領域摸爬滾打的9年。
王晶給記者講了兩個險些“走麥城”的故事:
——關于多元化。新大陸成立伊始,從實達跟過來的不少人才都希望自己能獨擋一面,所以當時就盲目搞起了多元化,讓大家各自負責一項業務。很快,我們發現這樣行不通,便狠心把那些龐雜的項目全砍了,小心避開當時IT主流領域,專心從末端產品入手,終于扭轉頹勢直至大獲全勝。之后,我們才騰出精力做生物制藥,生物制藥發展起來后,才開始進入環保領域。由此得到的教訓是,先在一個行業做大了,才可涉足第二個行業,這樣,第一個行業中創造出來的資金、品牌、社會資源等,第二個行業也可享用,從而減少了風險。而一旦做到多元化,回過頭來又可把第二、第三個行業做精。如是,在專業化的基礎上建立多元化,在多元化的基礎上走向專業化。
——關于“.com”熱。1999年,國家藥監局在全國指定8家公司可經營醫藥網站,新大陸集團就是其中之一。這個準人許可證真是來之不易,因為其他7家都是國有醫藥公司。但新大陸很快就在這個領域剎車了?;叵肫饋磉€真慶幸,沒有在這里栽太大的跟頭,而好多企業都跌入了當時網絡泡沫的陷阱并一撅不振。當時我們是這樣分析的:第一,國際上新經濟的泡沫己經開始破滅;第二,做專業的網站到底有沒有前途?盡管答案是肯定的,但我認為集團里還缺乏做網絡的人才。
把住未來的“核”
核心競爭力,時下最時髦的經濟詞匯之一、無論對企業還是企業家,都至關重要。
新大陸的核心競爭力,王晶描述為;前瞻性把握機遇的能力與運作既定戰略的實戰能力。
這句話說得很“大”:一個企業,決策層能判斷時政大勢,選準項目,旗下的團隊又能以一個個成功的戰術完成既定戰略布局,豈不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如果真是這樣,那這個企業的領導一定大氣而細膩。王晶說,在新大陸就是這樣。低調一點說,至少王晶和胡鋼的組合就是這樣,她非常坦率地說:“我善于與人交往,得到大量信息,這對最后決策很重要。”在新大陸,王晶的社交能力有口皆碑。一位不久前從該集團離職的員工,曾以一種不容質疑的語氣告訴記者:新大陸的“外交”都是王晶打拼出來的。
王晶說,我們能及早看到別人看不到的行業前景,制定戰略總是快半拍,而且手中還握有不少國內獨一無二的高科技。她解釋說;“投入生物制藥與科技環保行業時,我們敢于勇往直前,為什么?因為我們透徹地看到了未來的發展趨勢,生物制藥是本世紀的朝陽產業,在科技環保方面我們則持有一個具有絕對優勢的新技術——紫外C消毒技術。這項技術在國外剛剛興起并進人應用領域,新大陸是國內首家運用該技術的企業。事實上,關于這個技術領域的進入時機我們把握得非常準,過早介入,人們對提高生活質量的要求還不高,技術很難推廣;再晚一步可能己經沒有市場機會了。”
于是記者產生了一個新的疑問:新大陸核心競爭力的載體是什么?已經用某個機制將她穩定下來了嗎?
王晶的回答是,沒有一個機制可以與不斷變化的企業戰略相匹配,尤其在當前這種瞬息萬變的經濟時代,如何有效地使企業迅速轉型并保持核心競爭力才是重要的。用最簡單化的思路來說,創業初期,像新大陸這樣的高科技企業是以技術為中心的,所有的體制配備都是為技術服務所有的工作都圍繞技術展開,因為那時還沒有生產這個環節,市場銷售及售后服務等當然都是空的,產品出得越快越好。公司發展到一定程度后,產品陸續出來,產品線也有不少了,這就迎來了發展的第二個階段,公司要重新制定戰略,技術也要為市場服務?,F在,新大陸又到了第三個發展階段,即以客戶為中心,客戶要什么,我們就提供什么。
“這種以變應變的能力,是別人無法復制的?!蓖蹙дf,這就是新大陸核心競爭力的體現。
毫無疑問,王晶是新大陸集團核心競爭力最重要的軟載體之一 ——新大陸反復提倡組建教導型的團隊,因為讓員工去研究和制定戰略是不可能的,所以王晶及決策層必須自我施壓,不斷充電,然后以卓越的領導能力教導員工,共同把新大陸打造成百年品牌。王晶說,她每天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攀登新高峰
在強烈的危機感中,王晶一次又一次地登上了自己事業的新高峰。
作為國內惟一白手起家創辦了兩家國內獨立上市企業的女性企業家。王晶先后獲得了“福建省三八紅旗手標兵”、“福建省十大杰出女性”、“中國杰出女性”等榮譽稱號,以及聯合國婦女發展基金會與全國婦聯共同頒發的“國際創業女性個人成就獎”。2002年9月,她與楊瀾一等10人被評為“中國企業女性風云人物”。其時,新大陸集團總資產已達13億元。
面對媒體,王晶和她的創業伙伴胡鋼都不止一次地提到“理想”這個詞。他們是同齡人,生于五十年代末期,于同一年下海創業,動機都是不滿當時的科研體制,希望通過自己的實踐,探索出一條讓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途徑,以證明知識分子的價值。他們一同從實達放棄既得利益出走,為的是探索一條在中國這樣一個技術、經濟還不很發達的背景下創辦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科技企業的路子。
胡鋼曾經從時間和類別上區分過中國三大創業熱潮:第一階段,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創業主體以體制外的人為主,主要為生存而努力;第二階段,90年代,主要是體制內的人走出原有體制進入市場經濟,這類人除了經濟目的,多少還有點政治情結,真正支撐中國經濟的大企業將更多地出自他們之手;第三階段是從新世紀開始,主要是有高科技背景或海外風險資本背景的科技人員創業,他們更多的是走技術和市場的路子,未來不可限量。
毋庸置疑,王晶和胡鋼都是屬于第二階段的人。用書生意氣和政治情結來打底的商人,至今都沒有離棄最初的理想主義。這也許不會被廣泛地理解,但王晶談到這點時還是一臉認真。
她說,新大陸做了很多本該由政府來做的事,投入了很多本不該由企業投入的經費。比如說,新大陸推廣紫外C消毒系統時,拼了命地引導企業:污水排放前要先消毒,類似的問題,在電子信息和生物制藥產業領域也都碰上了不少。
記者把一個最令人擔憂的問題留到了最后:新大陸在多元化之路上發展起了15家企業,目前又打算大舉進入一個全新的領域,這樣,集團的資金運轉會不會出現問題?攤子鋪得太大管理上顧得過來嗎?身為掌舵者之一,王晶將如何導航?
“如果在某個領域,新大陸將來有能力掌握到其核心資源與技術。那為什么不去做呢?在福建新大陸電腦股份有限公司作為集團龍頭企業成功上市后,新大陸還先后創辦或兼并了生物技術公司、環保技術公司、中安電子公司、通訊技術公司、藥業公司等等。這些公司開始時均由集團領導出任董事長或總經理,帶領團隊繞開高科技企業成長過程中可能遭遇的一些陷阱在其不同成長期制定相應的管理模式,公司培育成熟后,再交由專業人士打理。至于資金鏈,沒問題,當下新大陸集團下屬的各個公司整體向好?!辈贿^,王晶還是承認,這15家公司并非個個都是長線培育的對象,“就是要把現有的企業全部做成優質產品。適當的時候可以結合資產運作。如新大陸南京的一家電子公司,培育了3年后賣了一個非常好的價錢,?!?o:p>
知道這次是海峽納稅導報社記者的采訪,王晶特意強調,一定要在報上呼吁進一步優化軟環境,僅有政府對納稅人的重視是遠遠不夠的,關鍵還是要讓社會各界培養起尊重納稅人的良好氛圍。國有企業也好,民營企業也罷,都應享受同等待遇,受到同樣的尊重。當然王晶說,對企業本身而言,也要懂得尊重自己——照章納稅,依法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