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已經入世,我國對外資開放的產業領域也將對民營企業開放,民營企業將面對與外資企業在新開放的產業領域直接競爭的局面。對大多數民營企業而言,在短期內,挑戰將大于機遇。與外資企業雄厚的資金、技術和管理優勢,特別是與外資企業多年來已經逐步實施本土化戰略相比較,民營企業在熟悉本地化經營和市場,以及具有部分低成本優勢等方面的比較優勢已經嚴重削弱。如果民營企業不能提升企業綜合素質,再造比較優勢,將會危及到企業的生存,也就難以在嚴酷的競爭中勝出。
及時開展管理變革
對大多數民營科技企業而言,能否及時開展管理變革,是企業是否能夠保持競爭力的關鍵因素。眾所周知,每一個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都必須進行不同程度的管理變革,以使企業建立起與經營規模相應的、良好的經營管理平臺并獲得組織活力。因此.可以把管理變革視為企業內在機能的調節和企業生命力的增強,包括再造核心競爭力,以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實施管理變革.首先應當認識到,在中國做企業,必須深刻把握或認真遵循兩條基本規律:一條是要符合國情,另一條是要符合企業自身發展的客觀規律。但是,許多民營企業的領導往往對國情的理解簡單化,以為官商結合就是符合國情,而沒有認識到中國經營環境的復雜性。因此,這些企業就不能應對許多復雜環境并自主地進行經營管理上的變革,或者是受非經營因素的干擾太深重,過于依賴政府的扶持。另一方面,很多企業經營管理者也沒有能夠充分尊重企業自身發展的客觀規律,忽視企業的不同發展時期,需要不同的組織結構和管理方法,或者盲目照搬大企業的經驗,沒有對企業自身不同階段的管理實行“量身定制”。
新大陸所跨越的第一道大“坎”就是實施管理變革。從1994年創辦企業開始,新大陸的銷售額每年都以翻番的速度增長。由于發展非常快,到1997年,創業時期的制度和企業文化已經不適應了,董事會就及時提出管理變革的口號:寧愿犧牲一定的速度,也要保障企業先建好新的管理平臺再加速。所以我們花了—年左右的時間進行管理重組,包括重新調整產權結構,進行管理流程的設計。推進扁平化組織結構建設,引人質量管理體系,調整管理團隊,重新激發創業熱情等等,把人治式的管理提升為法制化管理。
再造企業核心競爭力
管理變革的目標就是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新大陸核心競爭力是技術創新與戰略運作能力。技術創新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力之一,與前瞻性密切聯系在一起。
我們從來不盲目追求高尖的產品,或者以擁有許多專利技術為目的,而是在擁有自己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的產品與服務做深做實,同時根據新的市場發展趨勢儲備核心技術與人才。在生物領域,我們開發出了癌癥早期光譜檢測的核心技術,新大陸生物公司的癌癥檢測試劑TSGF,是國際領先的、也是迄今為止國內唯一的第一類體外檢測試劑。在二維碼防偽技術領域,我們的中安公司是世界上少數擁有自己碼制的二維碼專業廠家之一。在環保領域,新大陸同樣擁有紫外消毒的核心技術,成為走在國際紫外消毒技術領域前面的企業。
提升戰略運作能力是新大陸集團再造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戰略運作能力包括產品技術、組織結構、企業文化、人才、對政策的把握以及資源配置的協調統一,從而發揮出實現企業戰略目標的綜合運作能力。兩年來;通過思考戰略管理和進行流程再造,包括資源共享、授權與監督機制、信息獲取和共享、危機預留與防范等制度建設,使企業高層更專注于戰略管理,初步體現了集團化運作的協同效應,初步實現了從業務管理、產品管理上升到資源管理和戰略管理。
防范危機也是新大陸實施戰略合理的重要內容。為防范許多非經營因素可能給企業帶來的危機,新大陸集團經過幾年的努力.建立起較好的公共關系網絡,大大提高了抗風險的能力。同時,我們適應企業規模不斷壯大的需要,成立了危機對策領導小組;研究借鑒失敗,研究企業潛在的危機及其對策。
提升綜合素質發揮比較優勢
多年來,外資企業在中國逐步推行本土化戰略。入世后,本土化將不再是中國民營企業的天然優勢。那么,我們的制勝法寶是什么呢?毫無疑問,對民營科技企業來說,最大的挑戰仍然在于企業自身綜合素質能否不斷得到提高。可以合理預見,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后市場競爭的層次將快速升級,包括管理、企業文化、人才隊伍、市場營銷、資源整臺、創新能力等各個方面都將對民營科技企業提出挑戰,是否具備綜合素質,將成為決定競爭勝負的臨界點。
新大陸認識到,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個比較優勢。從2000年開始,新大陸的戰略目標直接定位為高素質、高科技、高成長,并通過發揮創新精神,提高戰略運作能力,實現綜合素質的提升,使企業的比較優勢發揮出了較大的威力。
新大陸也是在摸索中往前走的,因此,我們花費大量的用力研究和借鑒失敗,井經常檢討自己所面對的危機。一年多來,新大陸集團始終把提升企業綜合素質擺在第一位。我們相信;只要民營科技企業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才能擁有面對入世之后新競爭的真正的比較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