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實錄
主持人:非常高興的請到了全國人大代表,新大陸科技集團的董事長王晶。作為人大代表,又是著名的企業家,請問王總您這次參加"兩會"帶來什么樣的議案?
王晶:這次"兩會"主要主題還是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我個人的想法,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經濟發展是最重要的。只能有了經濟實力,和諧社會才有基礎。經濟社會當中很重要的一個細胞是企業,中國的民族企業增強了,我們才有發展后勁。所以我這次帶的議案是跟企業有關的。一個是我建議立法,關于保護企業以及企業經營管理者的合法權益。另外還帶來兩個建議,一個建議是關于農民的再教育問題,因為這次溫家寶總理有大量篇幅講到國家開始重視農村的教育,給農村的小孩免學費。我當時提到的就是要注重農村的教育這塊。因為農村,特別是在中國城鎮化進程中,農民素質的問題,勞動者素質的問題。
主持人:這次總理的報告對您印象最深的是哪一點?
王晶:我覺得這次印象最深還是講到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因為談到今年發展的三個重點,一個是繼續宏觀調控,一個是繼續對外開放,第三個是構建和諧社會。這與去年的科學發展觀相呼應的。另外在具體問題上,溫家寶總理這次在好多方面都談得比較實在,特別能夠體現我們整體的發展思路。比如對非公經濟發展要大力發展,因為國務院36條對非公經濟扶持這一塊剛剛出來。還有就是提到要大力發展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也是增強綜合國力的。同時還有很大篇幅講到農民問題,講到解決這些弱勢群體的問題。
主持人:新大陸科技集團主要是做什么的?
王晶:新大陸科技集團主要是三大塊:一個是IT信息服務;第二個是生物制藥;第三個是環保。
主持人:這幾年發展怎么樣?
王晶:發展非常好,我們是碰上改革開放好的機會,所以企業的發展非常良性,而且我們非常穩步地發展。新大陸電腦是在深交所上市的上市企業。而且這幾年業績一直非常穩定。
主持人:大體增長怎么樣?
王晶:我們增長的幅度,每年都有比較好的回報。
主持人:新大陸在2005年的發展有什么新打算?
王晶:2005年,我覺得也是碰上了好的發展機會,所以新大陸的整體發展思路是先做強再做大。這幾年主要精力還是集中在怎么夯實企業發展基礎的問題上,還有就是把我們現有做得一些領域做得好,第三個就是建立自己的核心競爭能力,有核心競爭能力才能參與國內國際競爭。現在的思路是立足于中國市場,盡快打向國際市場。2005年一開張,我們的局勢也比較好,不管是在國內還是國外,我們有很多信息,尤其是近期市場,包括三個領域,國外的一些比較知名的企業都已經上門要找我們合作。
主持人:現在在全國同行業的位次怎么樣?
王晶:我們做得是比較專業的。在IT這塊也分成幾塊,我們既做硬件制作,也做IT服務,而且是服務于不同的領域。從IT服務這塊,因為沒有排過名次,但是我們覺得也是比較強的企業。生物這塊,一個產品比較專一,別人沒有,所以還不可比。從環保這塊,我們去年其中一個主業是污水消毒,這塊占有率在75%以上。因為這塊還沒有大發展,蛋糕還沒有做大,所以在小蛋糕當中占得比較大,在大蛋糕當中,我們希望能夠繼續保持。
主持人:我剛才聽到發展當中確實感覺到有兩個亮點很有意思,一個就是自主知識創新這塊,企業是怎么做的?
王晶:我們的特色就在自主知識創新。這幾年新大陸投入的自主創新產品,科研成果轉化率都在80%以上,成功率很高。而且我們在市場上競爭的這些領域,主要都是靠自主創新的
主持人:為什么轉化率能這么高呢?
王晶:科研成果的轉化其實需要一種體制來保障。這些年來,我們自己一直在做高科技領域的探索,我們一直覺得如果企業沒有自主創新,其實是沒有后勁的。所以我覺得自主創新這塊是非常重要的。我們這些年來一直在做科技成果轉化的經驗。另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我們做科研開發不是研究人員,不是我們自己要研發什么,我這個機制主要來源于市場,我們有一批人在做市場的調查,看客戶到底需要什么,我們是根據客戶的需要來進行研發,然后進行科研成果轉化,所以我們的成功率比較高。
主持人:環保這塊也是我們國家科學發展觀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方面,你們從什么時候介入這個領域?
王晶:我們是從2000年開始介入這個領域。我們還是找有自主創新的點,我們不是說大家都說這個領域好我們就進來了,或者跟著人家說這個錢好賺我們就賺,是因為我們看準了中國的消毒市場。原來采用的都是比較傳統的技術,傳統的技術很多地方還是有弊病的,有二次污染,比如原來消毒就是用氯氣消毒,實際上氯的殘留量太大,對人體是有害的。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引進了紫外消毒的技術,這個紫外消毒的技術是一種物理的辦法,它沒有二次污染,我們就選定了這個領域,而且在中國沒有。
主持人:這種技術從國外引進的?
王晶:對。我們是引進專家,專家回來后在國內組織開發,所以我們完全是自主開發的。我們把留學生引回來,他再組織我們的科技人員進行重新開發。
主持人:就是說引進開發比引進科技項目更劃算?
王晶:對。你作為一個技術研究來說,關鍵是人的因素,如果你把關鍵的人引到了,他就可以把這個項目做起來。即使你引進了一個技術,沒有人去實現的話,這個技術是沒有用的。真正企業發展后勁還是在人才上。
主持人:2004年跟2003年相比,我們的增長速度是多少?
王晶:新大陸的特點是在營業額規模上增長不是特別快,但是我們利潤增長很快。去年大概有30%以上。2005年我預計會更好。
主持人:現在企業算什么性質?
王晶:是一個高科技民營企業。
主持人:國務院發展民營經濟36條要出臺,對您來說意味著什么?
王晶:我覺得這個36條出臺,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要改變人的觀念問題,它真的不在乎哪一個細節問題上,哪一個條款問題上,其實對民營經濟重視的問題是整個社會觀念,就是大家對民營經濟的認識沒有那么深刻。主要原因在哪里呢?民營經濟是在市場經濟底下誕生的。中國民營經濟發展的越好,對中國的市場經濟是越有利的。我們應該通過民營經濟的大力發展來推動整個市場經濟的完善,我覺得這點意義是很重要的。如果說社會各界能意識到這一點,就能真正重視民營經濟。第二,這次在36條當中也提到,比如市場準入問題,比如為非公經濟創造公平競爭的法制環境、政策環境和市場環境,我覺得這幾點都談得非常好。比如為非公經濟創造更好的融資平臺,我覺得這對民營經濟發展注入了興奮劑。我相信國家政府對非公經濟的越來越重視,我們非公經濟在中國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會越來越大。我自己深刻體會到,中國經濟的發展,引進外資很重要,但是引進外資只能把經濟搞大,我覺得搞不強。要靠我們自主的民族產業,我講得是靠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我們靠自主的民族產業的壯大,才能真正把中國的國力做強,才能有真正的發展后勁。
主持人:您經常上網嗎?
王晶:我比較經常上。
主持人:上新華網嗎?
王晶:上。
主持人:對新華網有什么建議?
王晶:我還是以看新聞為主,我覺得新華網的新聞比較權威,比較信得過。所以我愿意看新華網。我當然希望新華網能更關注中國經濟的方方面面,因為既然民營經濟是一個亮點,是一個主題,我也希望新華網能花更多的篇幅來關注民營經濟。
主持人:非常感謝王總今天作客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