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自主創新和科技創新,全國人大代表、福建新大陸科技集團董事長王晶深有體會和感觸。新大陸科技集團1994年創辦于福建省,是集信息技術、生物制藥、環保科技三大產業為一體的高科技產業集團,連續多年被評為福州市納稅大戶。
“如果沒有自主創新,企業就沒有后勁”,王晶一直覺得自主創新非常重要,她以企業的創新經歷舉例說,“二維碼核心技術在中國是空白時,我們要在國內使用這一技術,國外行業巨頭索要高價,還進行很多技術封鎖。后來,我們用五六年的時間堅持研究,有些技術已經領先于國際,國外廠家就主動上門請求合作,而且他們的價格大幅度降低。現在,我們這一行業的高科技產品出口超過50%。我們的環保紫外消毒技術在國內的應用情況也是一樣,當我們擁有核心技術之后,那些世界五百強企業就主動上門要求合作。”
王晶認為,高科技企業都在參與國際競爭,因此必須要有世界眼光和民族自信,做國際一流的產品才會有競爭力。
同時,王晶認為,堅韌不拔和百折不撓的精神也很重要。很多人自主創新難以成功,原因之一就是堅持不住,“現在,能堅持住的都經歷過非常多的艱難,政府和社會都要認識到科技創新的艱巨性,加大支持自主創新的力度。應該改變政績觀,不能只追求GDP,應該追求質量而不是數量。”
就新大陸集團的經驗而言,系列產品的培育都長達五六年,在只有投入沒有效益的情況下,也曾軍心動搖,甚至有人懷疑創新的必要性;也有人經不住外界誘惑,建議什么賺錢做什么。但董事會堅持每年加大創新投入,并在企業沒有任何效益的情況下堅持用股權、工資、獎金來激勵研發骨干和主要員工,讓他們安心研發,最終讓企業擁有了核心競爭力。
“我們的特色就在自主知識創新。這幾年新大陸投入的自主創新產品,科研成果轉化率都在80%以上。我們的科研人員不是閉門造車,而是根據市場調查和客戶需要進行研發,然后進行科研成果轉化,所以我們的成功率比較高。”
王晶非常認同企業是科技創新主體、企業家是企業科技創新主導者的說法。她認為,企業最貼近市場、貼近用戶,了解創新點在哪里。
王晶建議,國家稅收、金融支持、政府采購、標準制定等向自主知識產權產品和企業傾斜的綱要規則要盡快實施,并盡快出臺細則。要減少限制、打破壟斷,這是為中國經濟注入活力的重要手段,壟斷意味著無須創新、無須降低成本即可獲得高額利潤,在壟斷保護下才能生存的企業是沒有競爭力的企業,這些企業的存在是對資源的嚴重浪費,打破壟斷才能更大限度地引入競爭,才能激勵企業在競爭中不斷創新。政府要激發企業家的創造熱情,加快配套立法進程,加強保護私人產權的法律體系,營造更加公正的法治環境。